活动咨询、报名,
请添加【趣趣客服】
或请致电趣趣客服专线
400-920-6188
轻户外 | 重深度 | 轻旅行 | 重体验
话说南疆
祖国版图的醉西端,北靠天山,南接昆仑山与西藏阿里,西通帕米尔高原,东临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。茫茫大漠巍巍山岭之间,塔里木河与叶尔羌河蜿蜒流淌,壮美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行而过,孕育着众多古老而灿烂的文明。这里,便是有着西域古国烟云过往的南疆。
如果说北疆是一个粗犷而俊美的勇士,那南疆则是带着面纱、骑着骆驼缓缓而来的千面女郎。她总是给人一种奇妙的厚重和神秘感,令人向往,又略有敬畏。或许是西域三十六国的烟云过往过于厚重。消失的楼兰,风化的城池。又或许是那些探险小说的描述过于诡秘。沙漠魅影,精绝古城,千年古尸。总之,与自然风光而闻名的北疆不同, 南疆总是透着一种神秘莫测的色彩。她如同潘多拉的魔盒,令人着迷,又惶恐。
南疆 ,是异域人文的南疆
穿行在西域风情的喀什老城,游走在悬崖上的古老民居,赶上一场热闹的牲口集市,又或是邂逅一次清真寺旁的市井夜市。南疆丰富而迷人的西域人文,像是舞动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舞者,妖娆而跃动。
南疆 ,也是苍苍历史的南疆
踏上那废弃于黄沙中的千年丝路,仰望风化已久的古烽火台,探寻消失的女儿国遗址,又或是那深入看不到尽头的天山峡谷。南疆苍凉而深邃的悠悠历史,像是刻画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图腾,肃穆而沉静。
南疆,是如此丰富而又特别
在这个众多民族聚居的地方,维吾尔、塔吉克等民族数千年来共同生活,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、碰撞,滋生着绚丽的艺术和璀璨的文明,也构成了 南疆 独有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风光。
繁荣一时的古丝路蜿蜒穿行,驼铃声声,商旅昌盛。数以百计的古城池、墓葬、佛寺古迹星罗棋布散落于此,像是满天繁星般璀璨而耀眼。
当你启程,愿你的道路漫长,充满奇迹,充满发现!

趣趣亲子-南疆深度、精华8日之旅
2010年,趣趣第一次去新疆北疆,便对神秘的南疆有着无限的的向往。但是对交通与安全的考虑,这一等就是8年。
如今这些都不是问题,那么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,趣趣南疆之旅开始啦!
2018年,这一次趣南疆,天山以南,昆仑山以北,沿塔里木,一路从历时8天。
西域、喀什、莎车、麦盖提、塔县、帕米尔高原、昆仑山脉、瓦罕走廊、峰燧、沙漠、戈壁、丹霞、雪山、冰川、草原、湿地……
大美南疆,这一次我来见你。
安全: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南疆各乡镇大力发展旅游业,白天可以赏风景,晚上可以逛夜市。
交通:随着南疆公路与铁路的相继开通,这也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。
【品质住宿】全程入住7晚*四钻酒店,帕米尔高原*两晚升级有氧房
【人文情怀】我们拜访西汉时期“西域三十六国”之一莎车国(莎车)、疏勒国(喀什)、无雷国(帕米尔高原),这里拥有几千年浓厚的人文,近距离感受南疆的民族风俗和异域风情。
【纯玩旅行】给您的一次精致旅游,每一处的停留保证了充分的游玩时间和人文体验。
【特色美食】我们安排了具有独特南疆风味的民族特色美食,别具风情的餐厅建筑,美味可口的民族风味美食,让您全程留恋这个味道。
【专业负责】趣趣拥有正规的旅行社资质,每次出团都有上报国家旅游局备案,正规操作,独立成团,为您南疆的旅行保驾护航。
趣趣的特色:
在这里,既能体会到新疆浓郁的异域人文,又能感受到独特的自然风貌,人文与景观的完美融合,呈现在你面前,这就是可以沉淀一生的财富。
在这里,特殊的地质奇观,成谜的历史古城,激情的民族精神,这样的游览只有南疆才能真正体会到,给人一种“不到南疆不算到新疆”的惊喜错觉,因为南疆真正代表了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和几千年的历史痕迹,是中华文化瑰宝中重要的一角。
3大体验:塔吉克族家访、囊城打馕、土陶村制陶
3大古城:喀什古城、莎车古城、塔县石头城
5大秘境:帕米尔高原、昆仑山冰川、塔克拉玛干沙漠、瓦罕走廊、红其拉甫国门
2大冰川:奥依塔克冰川(黑冰川)、慕士塔格冰川(白冰川)
6大非遗:小刀技艺、土陶技艺、十二木卡姆、刀郎木卡姆、打馕技艺、刀郎农民画
美丽风景:
1、永远的西域、或者的千年古城—【喀什古城】(5A级)
2、异域风情与5A级自然景区—【帕米尔高原】(5A级)
3、新疆唯YI可以参观的清真寺—【艾提尕尔清真寺】
4、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—【莎车古城】
5、黑色冰川—【奥依塔克冰川】
6、中国三大石城遗址—【石头城遗址】
7、流沙河水交相辉映—【白沙湖】
8、走进“冰川之父”—【慕士塔格峰4号冰川】
9、湖与峰才是完美的一对—【卡拉库里湖】
10、越野车沙冲浪、骑骆驼、滑沙—【达瓦昆沙漠】
11、露天古民居博物馆—【喀什噶尔高台民居】
12、探秘东方版泰姬陵—【香妃园】
13、祖国最西端国门—【红其拉甫国门】
14、去看看接壤三国的边境线—【瓦罕走廊】
15、“”此生必驾“之”网红公路—【盘龙古道】
16、班迪尔蓝湖—【下坂地水库】
特别安排:
1、新疆人的生活集市—【喀什牛羊大巴扎】
2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秘—【英吉沙土陶村】
3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—【英吉沙小村】
4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—【十二木卡姆】
5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—【刀郎农民画】
6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—【刀郎木卡姆】
7、走进中国欧罗巴人的家—【塔吉克族家访】
8、了解新疆馕制作技艺—【刀馕巴扎】
亮点一:下一个世界遗产地,走进神秘的—【帕米尔高原】
行驶在“世界十大险峻公路”之一【喀喇昆仑公路】,这一段也是南疆醉精彩的公路之一。
一路上把白沙湖、卡拉库里湖、慕士塔格冰川、奥依塔克冰川、石头城、瓦罕走廊、红其拉甫国门、盘龙古道、班迪尔蓝湖等众多景点串联起来,注定这是一条不平凡之路。
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、塔吉克斯坦东南部、阿富汗东北部,是喜马拉雅山脉,昆仑山脉、喀喇昆仑山脉、兴都库什山脉和天山山脉交会的巨大山结,被誉为亚洲的屋脊。
也石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,当年玄奘西天取经也是翻越的帕米尔高原前往印度的。
众多雪山与河谷汇集之地,雪山傲立、群峰连绵、雪岭风光,构筑了高原之魂,无限壮美。
帕米尔高原,第一站【奥依塔克冰川】
奥依塔克冰川公园集雪崩、森林、草原等景观为一处,展示了帕米尔的美丽的另一面。
这里高山险峻,冰峰林立,大河滔滔,古木森森,风景十分优美,是一处景色迷人的自然风景旅游区。
克州冰川公园—西域第一自然生态景观,坐落于昆仑山脚下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的群山中,海拔2800余米。
集聚高原所有景观。雪山巍峨,冰川咫尺,大河奔流,森林绵延,草原芬芳……
奥依塔克冰川也是海拔ZUI低的冰川,因为这里的草原、森林与雪山组合美景,还被还被叫做南疆版夏塔。
帕米尔高原,第二站:【白沙湖】
集碧蓝的湖水,洁白的沙山为一体,白沙粒粒如雪,千万年间堆积成山,其湖水清如明镜,一尘不染。
一半是白色的沙漠,一半是碧蓝的湖水,白沙山白沙湖构成一个唯美仙境。
它曾入围“神奇西北100景”的榜单,据说《西游记》中所描写的流沙河就是这里。
白沙山延绵上千米,由大大小小10余座山丘组成,沙山与周边山体景色形成巨大的反差。
洁白的沙与黝黑的山岩纠缠在一起,调和出黑白相间的旷美。
这样的美景,让沉睡了万年雪山和湖水显得更加素洁与寂静。
天气越好 白沙越白 湖水呈现的就是蒂芙尼蓝。
帕米尔高原,第三站:【喀拉库勒湖】
世界高海拔湖泊之一,慕士塔格峰下,醉心的蓝,以一滴水、一棵草的本真体悟生命的纯粹。
历史文献中,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的瑶池,《大唐西域记》的大龙池指的都是这面湖水。
海拔高达3700-3800米,面积约10平方公里,湖水深邃幽暗,因此得名“喀拉库勒”(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)。
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,一到夏季来临,这里水清草丰,湖光山色,碧绿的草地,一顶顶白毡房星罗棋布,与澄澈的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相辉映,此情此景,犹如梦幻仙境一般!
帕米尔高原,第四站:塔吉克族家访
雪山、冰川为万水之源,水滴的形态柔美纯净,从古至今滋养着塔吉克民族生生不息。
塔吉克人民用勤劳的双手,辛勤劳作、耕耘,收获着大自然的馈赠,丰收的喜悦洒遍帕米尔高原的每个角落。
“塔吉”一词,在波斯语中意为“王冠”。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,享有“世界屋脊居民”、“高山之鹰”、“云彩上的人家”的美誉。
数千年来,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,创造出灿烂多彩的民俗文化,塔吉克拥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10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为了传承悠久的塔吉克民俗文化,当地部分村庄作为塔吉克民俗村对外开放,进入当地居民家,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塔吉克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,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。
中国唯一的白种人—塔吉克族,个个长的眉眼深邃,轮廓优美,他们非常热情好客,一壶奶茶,馕,是深山里塔吉克族对待来客的zui好招待。
帕米尔高原,第五站:【石头城遗址】
古城遗址建在高丘上,形势极为险峻,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,隔墙之间石丘重叠,乱石成堆,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。
这里是因为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的先祖为防御外敌入侵,在一座山顶上建起了高耸的堡垒和城池,作为“羯盘陀国”的都城。
内城地面海拔高3095至3099米,大小均匀的石头遍布在其中,
大概是用来当作冷兵器时代的武器,“石头城 ”也由此而得名。
石头城遗址下有个叫阿拉尔金草滩湿地,远处牛羊悠闲的溜达着吃着草
背后石头城巍然矗立在雪山脚下,似在默默守护这里千万年的宁静安详。
帕米尔高原,第六站:【慕士塔格冰川公园】
慕士塔格冰川公园,是一座以冰川和雪山为主题的国家级冰川景区。
一进入公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。
这些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。
沿着山路前行,可以欣赏到冰川的壮丽景色。
冰川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,仿佛是自然界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在公园的核心区域,有一座巨大的冰川。这就是慕士塔格冰川,它是中国zui大的冰川之一。
站在冰川脚下,你可以感受到那股来自冰雪的清凉气息。
帕米尔高原,第七站:【盘龙古道】
“出道即巅峰”盘龙古道,横卧于巍峨的昆仑山脉之上,它原本是为瓦恰乡农牧民连接县城而修建的一条扶贫路。
2019年才新铺了柏油,仅30余公里就有600多个S形、U形弯,海拔从3000m陡升至4200m,被当地人称为“高原天路”。
盘龙古道的终点是与国道G314相连的,翻越汗达克尔山脉后到达起点夏布孜喀拉村,
盘山公路弯曲盘旋的走势与周边雄浑壮丽的风光,共同构成一幅壮美画卷。
帕米尔高原,第八站:【迪尔蓝湖-下坂地水库】
一座在塔什库尔干河中段人工形成、水域面积跨越近21平方公里的高峡湖。
湖水为冰川融水,因特书矿物质呈现蒂芙尼蓝,和灰白的岩层一起美得不可言喻。
沿途的山峰仿佛触手可及,贫瘠的山谷和干枯的河床与空中的彩虹形成鲜明对比。
在峡谷中驰骋,感受大地的壮丽与活力。随着视野的开阔,水的出现让山的威压逐渐消失。
从瓦恰乡走过来经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景区,在满目灰黄的万山丛中,这座水库,赏心悦目得很。
帕米尔高原,第九站:【瓦罕走廊】
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,历史上是华夏文明和中亚文明、印度文明、波斯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。
作为古丝路的一部分,历史上东晋法显、大唐玄奘和西域僧人安士高都曾途经此处,就是由此进出的。
瓦罕走廊,又名阿富汗走廊,是阿富汗连接新疆的狭长山谷,介于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。
瓦罕走廊之所以被称为“走廊”,并不是因为它是一条便利的交通路线或运输通道
而是因为瓦罕地区的地形狭长,像一条走廊。
这一路上都是壮美山川,随处可拍公路大片。
帕米尔高原,第十站:【红其拉甫国门】
红其拉甫口岸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一类口岸,是中巴两国唯一陆路通道。
口岸海拔4733米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,四周高山环绕,山顶终年积雪,风光壮美。
但环境恶劣,不适合人类居住,素有“死亡山谷”之称。
站在庄严肃穆的国门前,听着雄壮的国歌,看着我方雄姿英发的戍边将士,再看看洋溢着国泰民安表情的同胞们。
站在红其拉甫国门前,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,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!
亮点二:西域千年古城—【喀什】
人们常说,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。
喀什是我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,多民族在这里聚居千年,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,喀什融合了多个民族的风情特色和文化传统,来这旅行更多是一种独特魅力的文化体验。
喀什,第一站:【喀什古城】
在大多数旅行者的心目中,喀什代表着南疆,老城是喀什的灵魂,也是喀什醉魅惑人的地方。
喀什古城(喀什噶尔古城)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醉大的生土建筑群,延续着醉为传统的维吾尔族生活方式。
一座具有现代化,又不失古老气息的文化名城,古城的历史遗迹和市区的现代大厦交相呼应。
2000多年历史的底蕴,喀什文化的璀璨,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在这座城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。
老城保留着中国wei一的伊斯兰特色的迷宫式街区,喀什老城这已经不只是一片城区,而是活着的历史。
喀什古城(喀什噶尔古城)保留着中国wei一的伊斯兰特色的迷宫式街区。
喀什老城这已经不只是一片城区,而是活着的历史,延续着醉为传统的维吾尔族生活方式。
喀什噶尔老城里面有很多街道,前往铜匠铁匠店铺欣赏传统手艺人的杰作,前往乐器店探索西域乐器的魅力,幸运的话还能听弹奏一曲,前往土陶花盆店,欣赏新疆的土与火的杰作……
非常有名的希发奶油冰淇淋、扎赫拉蛋糕和饼干、百年茶馆对面的吾斯唐布依好汉烤包子、古丽茶坊……
当然,你还能遇到很多可爱的维族小孩在街巷中玩耍,喀什的生活非常悠闲又精致。
不要忘记:牙合西木斯(你好)和热合买提(谢谢)与他们打招呼。
喀什,第二站:高台民居
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、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。
距今已有600年历史,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。
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,房屋依崖而建,家族人口增多一代,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。
这样一代一代,房连房,楼连楼,层层叠叠,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,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。
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、楼外楼之间,形成了四通八达、纵横交错、曲曲弯弯、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,没有本地人带路,外来人一定会迷路。
2009年,喀什市对老城区进行集中改造,对喀什老城景区9722户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进行加固改造。2015年7月2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作为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,老城民居多以土木、砖木构成,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。
喀什,第三站:【艾提尕尔清真寺】
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,由礼拜堂、教经堂、门楼、水池和其它一些建筑物组成。寺门是用黄砖砌成,石膏勾缝,线条清晰。
清真寺的正殿长160多米,廊檐十分宽敞,顶棚上面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图案。
目前是新疆wei一对外开放的清真寺。它不仅是新疆规模ZUI大的清真寺,也是全国规模ZUI大的清真寺之一。
作为南疆历史变迁中的一面镜子,这座名望在外的清真寺承载着万千信众面西而向的跪拜和祈祷。
喀什,第四站:【牛羊大巴扎】
据说,不到喀什的牛羊大巴扎就不能感受到真正西域风情。
在这个以牛、羊、马、驴、骆驼为主角的维式风俗舞台,感受着延续了几百年的生活方式,如穿越一般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游牧时代。
南疆的粗犷原始,在牛羊大巴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人们或高谈阔论,或小声议价,或卖力吆喝,熙熙攘攘,好不热闹。
巴扎分为交易区和美食区,活畜交易市场的旁边就是热闹的农贸市场了。
在这里可以尝到很多地道美食,热气腾腾的烤肉、新鲜出炉的烤包子和肉馕、手抓饭,肉抓饭,烤肉,羊杂,羊肉煎包,拌面***反正基本上特色的都有。
作为古 丝绸之路 “商业活化石”的活畜交易市场,传承着极具历史意义的买卖形式—“袖子里的交易”,这种流行于中西亚的古老贸易形式,在牛羊大巴扎得到了完整保存。
喀什,第五站:【香妃园】
在喀什市东,占地广阔,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。经过300多年的修缮与扩建,如今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。
香妃园是新疆喀什一座以“香妃”文化为主题的景区。
作为新疆zui宏伟精美的陵墓,庄严肃穆,富丽堂皇,绿色的瓦顶,水中的倒影,花边的喷泉。
园内建筑包括门楼、小礼拜寺、大礼拜寺、经堂和主墓室等,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。
特别是主墓室,圆拱穹顶设计极为壮观,旁边的邦克楼更是增添了几分庄重。
喀什,第六站:【塔克拉玛干沙漠探秘】
在塔克拉玛干沙体验沙漠冲浪、骑骆驼、滑沙、坐马车、沙漠运动会、一价全包。
达瓦昆沙漠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,处在祁连山脉的西北边缘,东临柴达木盆地,南靠可可西里,沙丘层叠起伏,沙质细腻。
景区有2000亩的水面、4万亩的沙漠,并且沙水相连,碧波荡漾
原始古朴的大漠风光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恢弘壮美组成了诱人的风景线,令人心驰神往。
在阳光下沙漠的金黄色渐渐从地平线上升起,你会被这壮丽的景色震撼到内心深处。
沙丘起伏,仿佛一座巨大的金黄色海浪,一波波向前推涌而来。
亮点三: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—【莎车】
莎车古城拥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,曾几度成为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,这里曾经是莎车国、渠沙国、叶尔羌汗国的所在地。
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,军事驻守重地。
这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、中亚文化与西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。
莎车,第一站:莎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—【叶尔羌汗王宫】
叶尔羌汗王宫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达瓦昆沙漠之间,因此叶尔羌汗王宫常被称沙漠中的宫殿。
整体建筑充满浓郁的中亚风情,色彩斑斓,有如万花筒黄色雕花的建筑,绿色的马赛克瓷砖镶嵌,蓝色的穹顶,错落有致的“洋葱头”,西域该有的样子呈现得淋漓尽致。
走进王宫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汗国时代。每一块砖、每一片瓦,都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。
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艺术的瑰宝。
无论是建筑的风格,还是雕刻的细节,都体现了当时匠人的精湛技艺。
如果你对西域历史充满好奇,那么莎车叶尔羌汗王宫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。
莎车,第二站:权贵家族墓群—【叶尔羌汗国王陵】
叶尔羌汗国王陵由王陵及清真寺由三部分组成,在布局和图案装饰等方面,体现了伊斯兰优秀建筑艺术。
这是一个叶尔羌汗国的权贵家族墓群,共葬12位叶尔羌汗国的汗王以及44位汗室家族成员。
对于研究叶尔羌汗国宫廷制度、王位继承、君王葬礼具有较高的价值。
也是研究维吾尔殡葬礼仪的物质材料,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,是维吾尔建筑史的经典之作。
莎车,第三站:古丝绸之路的活力来源—【喀赞其街】
喀赞其街区不仅仅是一个美食的聚集地,更是一个手工艺品的宝库。
在这里,你可以欣赏到匠人们精心制作的餐具,每一件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独特的设计感。
还有那多彩的艾德莱斯绸,如同天边的彩霞,绚烂夺目。
精美的乐器更是让人沉醉其中,仿佛能听到来自远古的旋律在耳边回荡。
莎车,第四站:非物质文化遗产—【十二木卡姆】
“十二木卡姆”被誉为东方音乐的奇迹,是一种大型的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。
集传统音乐、演奏音乐、文学艺术、戏剧、舞蹈,甚至还有魔术杂技等于一身,分别有苍劲深沉、雄厚流畅和欢乐蓬勃三种气氛,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,堪称一绝。
集诗、乐、舞、唱、奏于一体,使用的乐器包括竖箜篌、唢呐、筚篥等,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使用的乐器包括竖箜篌、唢呐、筚篥等,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演员们穿上漂亮的民旅服装,翩翩起舞,歌声宛转悠长,悦耳动听。
小品有趣幽默穿插其中,愉悦观众。一曲歌舞表演完毕,演员们还走下舞台,邀请游客一起互动,一齐起舞,民族团结画面温馨和谐在这里体现。
在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在2007年,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“嫦娥一号”向太空播放的30首中国著名歌曲中,就有十二木卡姆选曲。
莎车,第五站:非遗英吉沙—【小刀村】
英吉沙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驿站,南疆八大重镇之一,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在这里,流传着许多的“老手艺”,英吉沙小刀、土陶、模戳印花布都被列入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英吉沙县生产工艺佩刀的历史约有480多年,以其精美的造型、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显露头角,是新疆zui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。
目前,英吉沙县有500多名小刀匠人,走进小刀村,了解英吉沙小刀的历史、特点、风格、款式。
莎车,第六站:非遗英吉沙—【土陶村】
英吉沙土陶独具匠心、造型精美、古朴中透着灵气,被称为“泥巴艺术”,成功入选“新疆礼物”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。
英吉沙土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。2006年,英吉沙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来到非遗小镇的“土陶村”,一座座“土味”的房屋别具一格
纯泥巴外墙的墙面上嵌以陶片、陶瓶和陶罐,就像人们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。
亮点四:非遗文化传承之乡—【麦盖提】
有这样一句美传“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,不到麦盖提县,就算枉到喀什”。
在塔里木盆地西部,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边,有一片神奇美妙的土地,生活着美丽的刀郎民族,这里就是麦盖提。
麦盖提,第一站:参观刀囊巴扎—【打馕体验】
馕是新疆各族人民都喜欢的面食之一,在新疆有句老话“可以三日无肉,不能一日无馕”。
麦盖提是刀郎之乡,所以麦盖提县的馕也叫刀郎馕,刀馕巴扎馕产业园也因此而得名。
“刀馕巴扎”占地面积150亩,拥有49个打馕屋,是麦盖提县重点打造的以馕文化为基础的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。
在烘焙区的烤馕屋,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馕制作的全过程。
在这里,馕的生产已经走入现代化、标准化的中央厨房,和面、称重、制作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。
在馕文化产业园变身小小打馕人,跟着专业的打馕老师学习,将面团搓圆、压扁,再用特制的工具压出精美的花纹。
可以尝试制作传统的圆形馕,也可以发挥创意,捏出了星星、花朵、爱心、猫咪等形状,烤好的馕统统带回家。
麦盖提,第二站:非物质文化遗产—【刀郎画乡】
麦盖提县是一个以农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绘画之乡,画中蕴含的独特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,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中也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特点。
农民画用色鲜艳、大胆、想象力丰富,以绘画方式展现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感想和美好愿望。”
“刀郎农民画题材来源于农村、取材于生活,劳动人民用敏锐的目光捕捉一幅幅精彩的画面,然后用手中的笔画出来。
目前刀郎画乡有绘画爱好者800余人,知名农民画家300余人。
还有还有,新疆不可或缺的美食!!